09年的過年 一趟花東之行
在中橫路段因為工程施工進行管制,意外的讓我們有機會來趟白楊步道之旅
我們沿著連綿N公里的車陣
在中橫景緻的風景陪伴下
穿梭在大排長龍等待的車陣中
難得一派優閒的漫步在中橫公路上
不知走了多久 到了"白楊步道"的路口.....
其實出遊不見得要做足功課
往往意外的驚喜就在這無心插柳
~~但也因為沒做功課
才讓剛進入隧道的我們
進退兩難!!
直到今日看到雜誌介紹白楊步道才讓我又回想起那年冬天....
雜誌的內容是這樣描述的...
[2.1公里的白楊步道很奇特 前後需經過七個隧道才能抵達白楊瀑布及水濂洞,....]
那天冬天的我們 根本不知到白楊步道多長? 終點有什麼奇特?
就單純只是因為等待的空檔~~
一路欣賞山中的雲霧風景(雖然每次回梨山的風景都是這樣)
路途平坦好走
不知走過幾個隧道
只知道每進入一個隧道都是呈現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
每次走到隧道全長2/3處
就會開始呈現迷網狀態
毫無方向感的~~
依賴隧道出口的白光走去
但至少筆直的隧道有出口處的光束指引
若是遇到轉彎的隧道
才真是叫人無助 前後無其他遊客
隧道內一片寂靜
伴著滴滴滴的地下水聲
也不知道還要轉幾個彎才看得到出口
慢慢的 慢慢的....失去方向感
洞內極盡的漆黑
但從幽暗山洞走出來時的豁然開朗
非常享受那種緊繃後的輕鬆 重見光明~~
越接近終點看到回程的遊客手裡拿的不只有照明的手電筒
還有雨傘或是雨衣
當下很狐疑的三人
心想雖說天色有點昏暗但也不至於下雨吧!
不疑有他的繼續往前方邁進!!
一路上趕路似的(因為怕錯過開放通車的時間)走過N座隧道後
眼前出現一條小河流從隧道口流出
洞口前方幾位遊客沒穿鞋的坐在一旁
哇~~該不會是地熱吧~
可 眼光漸漸移向旁邊的小樹叢
披掛著N件輕便雨衣
乾燥處擺放N雙遊客的鞋子
一問才知
眼前的幽暗的隧道是"水濂洞"
可我們什麼傢伙都沒有準備
就連一路走來最需要的照明設備-手電筒都沒有了
更別說雨具了
索性跟路旁小樹叢商借了雨衣
挑選兩件最不破的雨衣
以便將"傷害"降到最低,穿上雨衣,退去鞋子,赤腳.....
往黑漆漆的隧道走去~~
讓我們再看看雜誌的介紹:
[2.1公里的白楊步道很奇特,前後需經過七個隧道才能抵達白楊瀑布及水濂洞,因此必須準備照明設備及雨具,才不會在步道中摸黑行進,或是在水濂洞遭到水瀑的淋洗....水濂洞是人工開鑿的隧道,但由於此區岩層較為脆弱,地下水易由裂隙滲出,在長期侵蝕下致使裂隙擴大,地下水由此傾洩而下,於是在漆黑的隧道內形成瀑布.]
是的!!
水濂洞內除了跟前面七個隧道一樣幽暗漆黑
伸手不見五指外
在加上狹窄的歨道(寬度根本就是一個人孔蓋的寬度)
只能單向通行(行人的單向通行)
一路只能緊貼著岩壁前進
其中還有一處岩壁突出的寬度比能走得步道還寬
只能以蜘蛛人的姿勢通過
若是遇到反向的遊客
根本無法"燒閃"
隧道中點處
水流從隧道頂端傾洩而下
無處閃躲的我們
只好以緩慢的步伐伴隨尖叫聲以對~~(當下真的很希望我們有帶把傘,只是事後想想,帶傘??打得開嗎?值得討論)
對前方道路的未知感
讓我們全神貫注繃緊每一條神經
這輩子還沒這麼認真走路過~~
這趟水濂洞水洗的淨化之行
細胞死亡重生不知多少次~
旅行的意外,總是讓人格外印像深刻,向來不太喜歡刺激的我,下回再去白楊步道,那些"基本配備"我還是不會帶吧~~